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
- 江汉油田教育集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正式揭牌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
- 新筑智装亮相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供需对接活动!
- Cytiva 参展2024 BPD第七届生物药工艺发展大会,为创新药发展与出海保驾护航
- 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 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丨汉阴县蒲溪镇创优环境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 网鱼×PUBG联名“白运动”引爆BW 2025现场
- 新兴为什么香香的?
- 聚焦社会治理,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第六次专题协商会丨时政周报
- 《羊蹄山之魂》女主动捕视频流出 大肚子成为关注点
- 前瞻:勇士火箭进攻大战 开拓者掘金争八卡位战
- 寒潮、暴雪、冰冻三预警齐发 各地多措并举积极应对
- 装修预算低的家庭,说点大实话……
- 网鱼×PUBG联名“白运动”引爆BW 2025现场
- 科里森23+7罚球绝杀 小加索尔伤停灰熊惜败国王
- 年轻不设限,椰味新体验!以正宗生椰牛乳,重塑年轻人椰奶认知!
- 四季健康饮品担当!格蕾美绿豆沙&红豆沙,刻在DNA里的味道!
- 见证整个街机盛衰史!33年日本秋叶原GiGO街机厅8月关店
- 潜江户外服装企业生产忙
- 标准筑基 干部提能 服务提效——汉阴县探索“136”标准化政务服务提升干部作风能力
- 搜索
-
- 友情链接
-